首页
导航
物链芯产业CATEGORY NAME
法规与政策
物联网
区块链
芯片
大数据
云计算
人工智能
高新科技
产业之声
产业合作

从六年前的区块链中国日“被误解的区块链”谈起

最后更新:2025-10-25 17:49:38 浏览:6785次

叶毓睿

中移联AI与元宇宙产业委联席秘书长

 

六年前的今天,也即2019年10月24,集体学习提出“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”。两天后,也即26日,开始撰写了《被误解的区块链》系列文章,作为个人思考的总结。在那组文章中,我提出了一些当时颇具争议但今天逐步得到验证的观点:例如比特币并非泡沫,而是一种制度型创新;区块链不是上链记账工具,而是构建新型信任机制的操作系统;稳定币并非中心化妥协,而是时代的必要支付接口。这些观点,部分已进入全球政策和产业实践的核心讨论之中。

六年过去,区块链不再是热词,而正在成为全球范围内重构金融与治理秩序的底层工具。今天重提这些,是因为我们终于来到了一个可以将“误解”转化为“共识”的关键拐点。

我们重新出发,从“被误解的区块链”转向“正在重构的新金融基础设施”,其关键正是:稳定币(Stablecoin)+ RWA(真实世界资产)+ 智能体(AI Agent)的系统组合。

 

1、稳定币:链上智能体经济的支付基础设施

稳定币的作用已经从加密市场的避险工具,转变为智能体之间微支付与自主协作的“通行货币”。传统金融系统难以支持AI之间“每秒一笔”“每次一分钱”的高频交易。而稳定币具备“去中介、低手续费、全球清结算”的能力,成为智能体之间沟通、结算、授权和价值交换的天然媒介。

正如《稳定币 & RWA、智能体助力数字中国发展》中提到的“稳定币的区块链原生设计允许即时、低成本和可编程的微交易,这与智能体之间的高频、小额交互完美契合,是其成为智体经济天然货币的关键。”

这意味着,稳定币不仅是一个“工具”,而是在AI驱动的新时代,成为生产关系与分配机制的底层协议。它为“智能体经济”提供了真正的价值闭环。

 

2、RWA:将现实资产接入数字世界的桥梁

稳定币是特殊的RWA,而更广义的RWA,包括债券、地产、设备、商品甚至数据,都可通过代币化上链,进入“可编程金融”体系。

2025年,已有多个案例显示RWA的现实意义:中石油开始研究用稳定币结算跨境能源交易,朗新科技通过9000个充电桩在香港完成首单RWA融资,福田投控在以太坊上发行“福币”数字债券——它们共同展示了中国企业将“链”用于“产”的真实落地路径。

RWA的意义不只是“链上登记”,而是“资产在链上流通”,从而降低交易成本,提升融资效率,让真实经济在数字世界中找到新的价值表达方式。

 

3、智能体经济:新质生产力 × 新质生产关系

如果AI代表的是“新质生产力”,那么Web3(包括稳定币与RWA等)就是“新质生产关系”。当我们进入“人机共生”时代,每个人都将拥有几十个甚至数百个智能体,都将创造微价值、消费微服务、开展微协作。这一切,都需要货币。

但不是美元,也不是微信钱包,而是一种链上原生、可编程、跨境自由流通、低成本的支付轨道——这正是稳定币的角色。

它不只是“支付工具”,更是一种“价值操作系统”。它将定义“谁拥有”“谁授权”“如何分配”,并重构从工资、租赁到股权激励、跨平台结算的一切微交易逻辑。

 

4、迈向“智体文明”时代

智体文明是一种以智能体(包括人机共同体、AI、代理也即Agent、计算机、自动化设备等)为主导的社会形态,生物人起辅助作用(很久远的未来)。在这样的文明中,智能体全面、深入地参与到决策、创造等活动中,改变了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。

在人类逐步迈向智体文明的进程中,一个个具有身份与资产的智能体,以“智能+资产”的方式运行于链上,通过稳定币完成自我协作与价值交换。

这不仅是数字经济的愿景,也是国家竞争的底层逻辑重构。在美国提出“比特币战略储备(SBR)”的今天,我们是不是也该思考人民币稳定币、黄金锚定稳定币、产业RWA落地与智能体的结合,和合规发展呢?

正如肖风博士在2025年万向区块链全球峰会所言:“新的金融基础设施使得清结算效率更高、成本更低。任何商业行为,如果能以更少环节、更高效率、更低成本的方式实现,必将取代原有环节更多、效率更低、成本更高的方式,这是基本的商业逻辑” 他所强调的“新金融基础设施”,正是我们今天从稳定币与RWA角度观察的制度支点。

 

5、结语:重新理解“区块链”的时代

“1024区块链中国日”是起点,不是终点。我们今天谈区块链,不再只是谈“记账”、“防伪”,而是谈如何构建一种面向未来的经济底层架构——它兼具“数据主权 + 金融效率 + AI协作 + 实体支撑”。

这一架构,不仅需要技术突破,更需要观念的更新与制度的包容。稳定币、RWA与智能体的深度融合,将是这条路径上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柱。

六年前,我们说“区块链是技术突破口”;六年后,我们应说:“区块链是重塑人机价值协作秩序的关键抓手”。

下一篇:没有了
上一篇16 城全球联动!第六个 “1024 区块链中国日” 启幕,链改 2.0 六方共识定落地路径,央链直播全程赋能
关于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内部办公 | 联系方式
扫一扫关注我们
随时了解我们的动态
COPYRIGHT© tcc2017.org.cn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