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导航
物链芯生态CATEGORY NAME
理论与智库
园区与政企
配置与财金
教培与群英
传播与自律
联盟与社群
极客梦想之家
平台合作

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产业委《元宇宙十大技术》培训班第120期:薛同欣《智体文明形态下的教育改革前瞻》

最后更新:2025-10-19 16:01:17 浏览:6624次

一、摘要:

智体文明|教育改革|AI教育|脑机接口|人机融合

智体文明如何重新定义教育的社会化功能? 

AI工具是否会削弱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?

教育神经学如何通过脑电数据优化学习过程? 

人机融合时代如何保障教育中的主体性?  

智体文明等级划分对教育前瞻有何启示?

 

二、编者按:

微信公众号 乐生活与爱IT Plus,微信视频号 乐生活与爱IT-Plus 作者,欢迎您加入

知识星球【燕园叶话 资料和信息分享】,获取过往1~2年燕园叶话的嘉宾讲稿,和其他高价值文档,超过120份,其中超100份以上是燕园叶话嘉宾原创讲稿,其他地方很难获取。现在已经涨价到230元,每隔几周或几月后,随着高质量文档的不断增加,不定期涨价。

 

感谢香港大学 邵舸同学 整理本篇推文相关内容。

 

三、会后总结:

燕园叶话第120期沙龙,超1750人观看过(有若干媒体截稿之时暂未统计进来),感谢薛同欣薛博士的精彩分享、圆桌嘉宾的高质量参与和提问观众们的积极互动;也感谢转播的媒体老师和在线上直播间互动的观众们。

错过讲座直播的朋友,可以在下图合作媒体的10月12日的回放里找。

 

亦推荐访问bilibili 乐生活与爱IT 查看回放:
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QDWJzpERo/

 

640.jpg

640 (1).jpg

640 (2).jpg

640 (3).jpg

640 (4).jpg

640 (5).jpg

燕园叶话欢迎大家一起打造AI培训平台,加入到这个AI全民科普计划(十个顶级专家,百个中高级的资深专家;千个甚至万个最高层,也即5~6层AI老师。无论是AI老师,或者需要培训的甲方,都欢迎和我私信联系、探讨。用Web3/DAO的方式,看看如何达成共识分润?

640 (6).jpg

640 (7).jpg

640 (8).jpg

640 (9).jpg

 

四、会议纪要:

先分享几张讲稿截图,下载完整讲稿,请订阅 燕园叶话 知识星球。

640 (10).jpg

640 (11).jpg

640 (12).jpg

640 (13).jpg

640 (14).jpg

640 (15).jpg

 

欢迎订阅知识星球 “燕园叶话 资料和信息分享”。

该知识星球还有120多份高质量文档,包括经授权的燕园叶话嘉宾原创演讲稿100多份--价值上千元。后续将持续上传更多高质量文档,并且不定期涨价。

 

使用AIGC工具或平台帮助整理出的会议纪要如下(感谢 邵舸同学):

 

1)演讲者观点总结

薛博士从跨学科视角出发,提出智体文明(以智能体为主导的社会形态)将深刻重塑教育范式。他强调,当前教育面临的核心挑战并非技术本身,而是如何避免“数字形式主义”,即盲目引入AI工具、增添AI使用KPI却未触及教育本质。他认为,教育改革需回归“主体性”培养——学生和教师应从“他者思维”(被动适应外部标准)转向以自身价值为主导的思考方式。例如,在AI辅助学习中,教师应聚焦如何通过AI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,而非仅追求应试效率。此外,薛博士也对智体文明理论进行了分享,智体文明的演进需关注碳基(人类)与硅基(AI)的共生关系,教育应提前布局“管理智能体”的能力培养,如目标拆解、跨文明对话等新技能,以应对未来人机协作的复杂场景。

 

2)演讲内容大纲

薛同欣的演讲以“智体文明形态下的教育改革前瞻”为主线,分为四个逻辑层次:  

1. 个人背景与问题缘起:通过自身在美国STEM教育的研究案例(如计算器对心算能力的影响),引出技术工具与基础能力平衡的争议,并类比当前AI教育中“基础知识框架构建”的重要性。  

2. 教育现状的多维度挑战:从人类文明、国家战略、高等教育、基础教育、社会认知五个层面,分析教育系统在AI时代的压力。例如,国家需通过教育实现产业升级,而社会需打破“唯分数论”的固有观念。  

3. 科学工具与神经教育学证据:引入教育神经学测量技术(如脑电图EEG、功能近红外光谱fNIRS),说明认知状态(如注意力、记忆)的可量化性。薛同欣以第七届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案例为例,展示如何通过神经数据优化教学设计,但强调需警惕“技术至上”误区。  

4. 智体文明等级与教育应对:提出智体文明四级模型(零级至四级),重点剖析第二级(硅基为关键要素)和第三级(硅基具意识)对教育的影响。例如,在第二级文明中,教育需培养“数据要素加工能力”,类比传统自然资源管理;在第三级文明中,则需发展“跨元素理解能力”,如通过多元文化培训应对人机共生。  

 

3)问答环节 

1. AI在教育中的实效性质疑:观众TMZ指出,当前中小学AI应用多流于形式(如用AI监测学生课堂表情),缺乏与课程目标的深度结合。

薛同欣回应,此现象源于“数字形式主义”,即行政指令驱动的技术堆砌,而非教育需求本身。他引用人民日报评论,强调需避免“数字负担”,建议教师以任务驱动(如项目制学习)整合AI工具。 

2. 主体性培养的实践路径:针对职场人与学生的焦虑,薛同欣重申“放弃他者思维”的重要性。他举例说明,个体可通过重新定义自身目标(如跨文化交流)突破环境限制,而非被动依赖AI解答问题。 

3. 反向塑造风险:有观众担忧AI对大脑的“反向塑造”(如注意力分散)。薛同欣承认此为潜在风险,但指出当前研究更需关注“人机融合”中的意识交互机制,而非单纯技术控制。  

4. 文化维度与教育重构:讨论延伸至文明比较,薛同欣认为教育应吸收多文明视角(如东方、拉美、中东),避免单一叙事,从而在智体文明中实现“参与式构建”而非“被动融入”。

 

五、下期预告:

 

燕园叶话 第121期(2025年10月19日,周日20点)。

 

刘红涛: 《PDV-重新定义数据生产力》

640 (16).jpg

 

后续有贵宾愿意赞助场地、晚餐等,我(燕园叶话主理人,微信公众号 乐生活与爱IT Plus 主理人)这边也愿意组织,相信头脑风暴、充分讨论(闭门可畅所欲言)会给各自带来启发。4人以上即可组织。

 

将来燕园叶话会相应增加线下频次,增加彼此的链接和信任,促进更多商机。

注意关注视频号乐生活与爱IT,或者扫码进元宇宙理性乐观 微信群(近几日才有效),关注群内动态。

 

注意,已经在其他“元宇宙理性乐观群”的朋友就没必要加入了,分享的信息都是一样的。过些天,除了志愿者之外,将考虑移除那些同时占用多个“元宇宙理性乐观群”的群友。

 

请观众长期保存,如下的两种参会方式,其中腾讯会议的号码从2025年4月27日有所改变,以往的会议号作废。

 

腾讯会议:576-2467-9700(密码: 230101)

 

PS: 由于B站规则更改,近端时间不再同步直播,后面会考虑延迟几天上传到B站的方式,但考虑到有时忘记录制;或者上传受限,不能确保。建议当天上腾讯会议参会。

下一篇:没有了
上一篇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产业委《元宇宙十大技术》培训班第119期:苏明华《珍妮纺纱机到服装UGC生态——从"物质生产"到"自我表达"的跃迁》
关于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内部办公 | 联系方式
扫一扫关注我们
随时了解我们的动态
COPYRIGHT© tcc2017.org.cn All Rights Reserved